鐵譜分析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發(fā)明的一種的機械磨損測試方法,鐵譜分析非常強大,但是需要專業(yè)的人員識別磨粒磨損類型,并判斷主要磨損類型和磨損機理/原因,因此進行解譜的人員至少需要5年以上鐵譜經(jīng)驗,但實際上,專業(yè)鐵譜人才非常難得,鑒于此種原因,斯派超科技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(F16戰(zhàn)斗機制造廠家)的系統(tǒng)和斯派超的鐵譜經(jīng)驗聯(lián)合研發(fā)出智能鐵譜。
LNF Q230多功能磨粒分析儀是世界上*一個同時定量檢測設備污染度、磨粒類型和鐵磁顆粒的設備。
LNF Q230多功能磨粒分析儀能同時告訴您:潤滑油是否清潔,設備是否出現(xiàn)異常磨損,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異常磨損。
檢測實例分析
下表是兩個發(fā)動機油樣,分別使用LNF Q230進行檢測,每次檢測2次。根據(jù)檢測結(jié)果進行分析。
1、清潔度分析。
通過下表可以看出,不管是ISO等級,還是NAS等級,兩個油樣的污染度均比較嚴重。
油樣ID  | 污染度  | ||
  | ISO4406  | NAS 1638  | |
油樣1  | 1  | 24/22/16  | 12  | 
  | 2  | 24/22/16  | 12  | 
油樣2  | 1  | 22/20/16  | 12  | 
  | 2  | 23/21/16  | 12  | 
2、智能鐵譜分析
常見磨損分類:切削磨損、接觸(滑動)磨損、疲勞磨損、非金屬、纖維、氣泡、水珠。
第1個油樣疲勞損失每毫升的個數(shù)是多的,大尺寸值為近100微米的疲勞磨損顆粒,所以這個油樣是以疲勞磨損為主,由過載、震動或長期交變應力產(chǎn)生。
第2個油液以切削磨損(切削磨損數(shù)量多)為主,同時非金屬磨粒含量*。
油樣ID  | 智能鐵譜分析(磨粒智能分類)  | ||||||||
切削磨損  | 滑動磨損  | 疲勞磨損  | 非金屬  | ||||||
個數(shù)/毫升  | 大尺寸  | 個數(shù)/毫升  | 大尺寸  | 個數(shù)/毫升  | 大尺寸  | 個數(shù)/毫升  | 大尺寸  | ||
油樣1  | 1  | 38.2  | 141.6  | 43.8  | 43  | 72.6  | 92.2  | 33.2  | 79.7  | 
2  | 37.5  | 70.7  | 50  | 75  | 76.9  | 110.6  | 33.2  | 80.5  | |
油樣2  | 1  | 55.6  | 42.5  | 18.8  | 45.1  | 29.4  | 45.4  | 124.4  | 115.7  | 
2  | 46.3  | 78.5  | 27.5  | 106.6  | 31.3  | 44.5  | 108.2  | 118.8  | |
3、鐵磁顆粒分析
第1個油樣以鐵磁顆粒為主。
第2個油樣以大尺寸固體顆粒以非鐵磁性顆粒為主;
油樣ID  | 鐵磁顆粒分類  | ||||||||
>25um的鐵磁性顆粒個數(shù)  | >25um的鐵磁性顆粒占比(%)  | >38um的鐵磁性顆粒個數(shù)  | >38um的鐵磁性顆粒所占比例  | >50um的鐵磁性顆粒個數(shù)  | >50um的鐵磁性顆粒個數(shù)  | >100um的鐵磁性顆粒個數(shù)  | >100um的鐵磁性顆粒所占比例  | ||
油樣1  | 1  | 57.8  | 93%  | 19  | 100%  | 2.9  | 95%  | 0  | 0%  | 
2  | 50.4  | 72%  | 15.5  | 100%  | 3.9  | 96%  | 0  | 0%  | |
油樣2  | 1  | 23.5  | 23%  | 13.2  | 43%  | 0.8  | 7%  | 0  | 0%  | 
2  | 30.3  | 26%  | 3.7  | 33%  | 0  | 0%  | 0  | 0%  | |
結(jié)論分析:
第1個油樣大尺寸固體顆粒以磨損顆粒為主,設備的磨損程度較為嚴重(大尺寸為近100微米的疲勞磨損顆粒),且磨損原因主要為疲勞磨損。重點考慮發(fā)動機的凸輪及曲軸軸瓦的磨損。
第2個油樣大尺寸固體顆粒以非鐵磁性顆粒為主,設備的主要磨損形式為切削磨損(切削磨損數(shù)量多)。同時考慮到含有大量微小非金屬顆粒,考慮到是外接硬質(zhì)顆粒進入發(fā)動機,對活塞、缸壁及曲軸等位置造成的二次磨損(三體磨損)。但磨損程度較第1個低。
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上海市閔行區(qū)碧泉路36弄1號金霄大廈2402 Email:shrisechina@163.com24小時在線服務


版權(quán)所有 © 2025 上海冉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備案號:滬ICP備12039999號-4 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  管理登陸  sitemap.xml